刘昌明,男,1984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武汉科技大学机械自动化学院教授。
在专业课的教学中,他感到学生普遍存在实践经验少,对专业目标没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影响了教学的效果与效率。为此他考虑把零散的知识,用一个项目串联起来,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他以在博士服务团挂职锻炼期间,主持、参与的技术攻关项目“光电雷达涂装感应门的设计开发”、“大型多晶硅块酸洗机硬件组态与软件开发”为案例,在《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中进行了应用,从项目的调研、立项、选型、成本控制、标准件的选配、调试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讲解,使课堂教学内容饱满而生动,学生兴趣大增,同学们感到:“这门课太重要了,可以在很多领域得到应用。在刘老师的课上学到了在校外可能要花费高昂培训费才能学到的宝贵‘干货’。”
通过他对教学工作不断研究与实践,申报了《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湖北省一流课程,并申报了武汉科技大学教学成果奖,获武汉科技大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三等奖,获得教学优秀三等奖,获批武汉科技大学本科和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3项,并获评武汉科技大学“利尔杯”十佳青年教师。
要保证教学内容常教常新,科研需先行,他深知这个道理。他利用课余时间,追踪本专业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与动态,去图书馆、下企业、蹲实验室、找项目、练本事,是他的常态。在教学任务重的情况下,为了解决科研工作时间紧的问题,他一是科学安排时间,一些重要的文章,在认真的调研、扎实实验的基础上,他通过电子邮件与研究领域内,国际知名专家交流、请教,例如《Innovative method on simulating the damage mechanism of the refractory》一文曾多次向休斯顿大学宋钢兵教授、奥地利莱奥本矿业大学Harmuth教授请教,获得许多宝贵建议,最终文章也顺利发表在SCI源刊《ISIJ International》上;二是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寒暑假时间,选项目做调研,他在华中电网公司工作的同学为他提供信息,公司要上马一个“特高压交流1000kV输电线路改造”的项目,他主动接触参与,并通过多次技术交流,成功获得横向课题,使整个项目锦上添花。
在做好教学、科研工作的同时,他发挥党员的牺牲奉献精神,积极参与了学院的多项公益工作:例如工程博士点申报、第五轮学科评估等。他所做的一切,也得到了机械学院领导和同事的肯定,近两年综合考核获得了优秀,并获评优秀共产党员称号。